分享——中国计量简史-度量衡

       本书写作目的,是要揭示中国计量的大致形貌与历史上计量学家对计量发展之贡献。之所以选择计量史作为研究对象,与计量在社会上所具有的重要性是分不开的。

       计量事关国计民生,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属性,是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并确保其经济和科学技术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对计量的重要性,我们的祖先早有认识,并为推进计量科技的发展和计量管理做出过卓有成效的实践。就历史而言,早在公元前4世纪,秦国的秦孝公就大力支持商鞅变法,该次变法在中国历史上首开以国家力量从法律层面推行统一的度量衡制度之先河。其后100多年时间里,秦国度量衡一直保持稳定,这为秦国的强盛及其最后统一中国奠定了经济和技术基础。古代学者对计量的重要性有充分论述,孔子就曾把“谨权量”作为其治国方略之一大加宣讲。回顾古代中国,历朝历代,没有不重视计量问题的。历史告诉我们,计量的稳定与社会发展具有互动关系,计量状况是社会状况的缩影。在计量身上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计量的重要性,决定了计量史的重要性。研究历史学、研究科技史、研究古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绝不能置计量史于不顾,这是不言而喻的。本书就是笔者顺应历史学研究的这一内在要求所做的一种努力。

       在中国,计量史的前身是度量衡史,而度量衡史研究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一些学者在研究历史时,已经涉及到度量衡史的内容。例如,清末吴大澂的《权衡度量实验考》,据古代器物推算当时度量衡单位量值,颇有参考价值。民国时期,王国维、刘复、马衡、唐兰、罗福颐、陈梦家、吴承洛、杨宽等对度量衡史皆有所著述。特别是1937年,吴承洛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度量衡史》一书,尤值得一提。该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度量衡史专著,对中国度量衡史体系的建立有开山之功。新中国成立后,度量衡史研究出现了新的局面。              1981年,国家计量总局主编的《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在文物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第一部将古代度量衡实物以图文并茂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学术著作,其出版为学者对古代度量衡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1993年8月,郭正忠的《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一书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问世,该书对唐宋时期中国发达的度量权衡做了系统梳理,总结了该段时期中国度量衡发展的特点,并发掘出了大量新的史料,丰富了度量衡史研究。丘光明的《中国历代度量衡考》是同时期另一部优秀的度量衡史专著,该书汇集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和文物出版社《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之精华,加上作者自己大量的考证,将度、量、衡分列,按朝代顺序,分别论述。该书于199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将中国古代度量衡的典型面貌展现在了读者面前。9年后,丘光明的另一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在作者同类著作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中国历朝历代度量衡发展状况,提出了大量新见解,是中国度量衡史的成熟之作。

       中国有高质量的度量衡史,但在21世纪之前,却从未有过系统的计量史。这虽然令人遗憾,却是不争的事实,以至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质量、标准化、计量百科全书》就由此认为,计量在历史上就是度量衡。这种说法当然是不准确的,中国古代计量的内涵远非度量衡所能包容,它还包括时间计量和空间计量。后两者的研究在天文学史和物理学史已有深厚基础,对其发展梗概,这里不再赘述。

       正是由于学术界有了丰富的度量衡史研究、有了丰富的对古代空间计量和时间计量的研究以及大量相关的对古代社会的研究,这就使得计量史的问世成为可能。上世纪90年代,笔者开始尝试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计量史的研究。2000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了笔者撰写的《计量史话》一书,该书是中国学术界明确以计量史冠名、全面研究包括度量衡史、时间计量、空间计量和计量社会属性在内的中国计量史专书。该书的问世,为中国计量史的表述体系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评说的模板。

        进入21世纪后,中国计量史研究出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局面。先是《计量史话》一书的问世,继之,2002年,丘光明的《中国物理学史大系·计量史》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度量衡史为主,同时增加了时间计量的内容。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计量史概念的进一步深入。同年,丘光明的另一力作《中国古代计量史图鉴》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图文并茂,中英文并举,它的问世,为普及计量史知识,向世界介绍中国古代计量提供了一个优秀读本。2005年,笔者与孙毅霖等联袂完成的《中国近现代计量史稿》一书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第一部探究中国近现代计量史的学术专著,它的出版,使得中国计量史真正有了一个从古代到现代的完整脉络。

       任何一个学科体系的建立,都需要解决它面临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计量史也不例外。对此,笔者继该书之后,除了继续对计量史本身史实进行研究之外,也对计量史理论问题做了一些探讨,对诸如学习和研究计量史的意义、中国古代计量的社会功能、中国计量发展的历史分期问题,等等,做了初步的解说。

       历史分期问题是历史学的重要理论问题。对历史分期问题的研究,曾一度成为中国历史研究中的五朵金花之一。而中国计量发展的历史断代问题,过去则从未有人探讨过,笔者经过自己的探讨,提出,中国计量的发展可大致划分为传统计量和近现代计量两大类型,包括7个历史时期。传统计量随着国家形态的发展而发展,至秦始皇统一中国而基本形成,这是其发展的第一个历史时期。王莽时刘歆对度量衡标准的考订和对度量衡理论的阐发,标志着传统计量理论的成型,这是中国计量发展的第二个历史时期。之后,传统计量进入了它的第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漫长的调整和发展时期。明末清初,传教士进入我国,带来了西方科学,促成了一些新的计量分支的诞生,为传统计量向近代计量的转化准备了条件,这是中国计量发展的第四个历史时期。进入民国以后,南京国民政府对新度量衡标准的制订和推行,标志着传统度量衡制度和理论的寿终正寝,而新的计量制度由于战乱等多种因素,并未相应地建立起来,这是中国计量发展的第五个历史时期。新中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一方面积极从事统一计量制度的工作,一方面努力建立适应经济发展的新的计量种类,实现了计量事业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是为中国计量发展的第六个历史时期。“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计量在法制化的道路上,进入了标准化和国际化的新阶段,进入了它的发展的第七个历史时期,即中国计量的现代时期。

       除了对计量史理论问题的探讨外,个案的计量史研究也大量出现。《中国计量》杂志从2002年专门设立了“计量史话”栏目,刊载了大量计量史文章。有关学术杂志也登载了不少计量史研究的文章。2005年在北京召开了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为计量史设立了专门的分会场,这在国际科学史大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会上有8篇计量史论文进行了交流,其中包括中国学者提交的3.5篇(其中一篇是中外合著)。2009年夏在布达佩斯召开了第23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在作者和日本学者松本荣寿的提议下,会议再次为计量史设立了分会场,会上提交了15篇计量史论文,其中中国学者提交了7篇,占到了近半壁江山。此外,以度量衡史或计量史冠名的博物馆也相继出现,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研究生也有多人以计量史作为自己毕业论文选题。这些,都标志着计量史研究在中国的发展。

       国外学者对中国计量史的研究也颇有可称道之处。日本日本计量史学会前任理事长岩田重雄多年来致力于探讨文明起源与计量的关系,对中日度量衡演变也做过深入研究。《中国科技史杂志》2008年第1期刊载的由他撰写、关瑜桢翻译的《中国计量对日本的影响》一文,就是他的系列探讨中的一篇。该文通过对中日两国度量衡尺度的具体比较,发现其历史变化趋势完全一致,证实了日本古代度量衡是中国度量衡传入的结果,日本度量衡在其演变过程中深受中国度量衡的影响。该文有理有据,论证令人信服,是一篇优秀的计量史学术论文。

       此外,德国学者Hans Ulrich Vogel、Konrad Herrmann等亦曾发表过多篇中国度量衡史文章,Vogel还与Ulrich Theobald一道,整理了中国、日本和西方的中国计量史文献索引,并编纂成书,公之于世。Herrmann则将中国计量史置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下,撰写了《中国和西方计量发展的比较》(A comparis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etrology in China and in the West)一书,该书已于2010年正式问世。在此之前,中国计量史已经走向了世界。《计量史话》的出版,引起海外重视,加岛淳一郎先生将其译成日文,日本计量史学会学报《计量史研究》自2002年起开始连载。现在,Herrmann著作的出版,将使世界在更大的范围内了解中国计量史。

       整体来说,相对于中国科技史其他学科,计量史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计量史领域还有许多课题值得探讨,例如,对古代计量人物的系统研究现在就比较欠缺。实际上,就已有的中国计量史的研究而言,都存在着见物不见人这一共同缺陷。研究者多注重对度量衡器物的考证,对典章制度的分析,却忽略了计量学家的存在,忽略了具体人的作用。科技活动的主体是人,计量的发展,离不开计量学者的辛勤工作,忽略了对他们的研究,不可能获得对中国计量史的全面认识。鉴于这种认识,作者以过去出版的计量史话为基础,增加了对中国历史上各个重要历史时期杰出计量学者的工作的介绍,形成了本书。对中国古代计量各领域做分门别类研究,同时对古代计量领域杰出学者的工作做扼要介绍,试图对已有的计量史研究的薄弱环节有所弥补,希望借此推进中国计量史的研究。

摘自《量天度地衡万物:中国计量简史》,有改动,作者关增建,大象出版社出版。